发布日期:2021-02-24 点击次数:1295
每当看到灵宝大地百里方圆山川丘陵平原沟壑布满一片片的苹果园的时候,每当看到秋收季节苹果香透了空气、运苹果的车辆络绎不绝的时候,每当看到因苹果致富的笑容挂在农民脸上的时候,每当我们吃到大红大红苹果的时候,每当我们看到自己家盖的房屋或在县城里购买的楼房的时候,就想起了因苹果致富才得到这一切,就想起了灵宝苹果的引进人李工生先生。
生于1886年的李工生,是焦村镇焦村村后城子人。生活在大地主家庭,祖上有地百亩左右。民国时期,大凡有钱的人家,都注重子弟上学,甚至留洋国外。李工生当年在北京筹边学堂上学,学蒙文,是政府为屯边和巩固少数民族培养的人才。他崇尚实业救国,故选择栽种苹果树发家致富和改变家乡面貌这一道路。在1921年从山东引进了苹果树栽培,当时的品种有国光(倭巾)、青香蕉、红香蕉(红星)等品种,拉开了栽培果树的序幕。后因生活所迫,把果园让人代管,曾在民国时期的部队里任职,后看到社会动乱、官场黑暗,又辗转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苹果园里。他从引进栽培、日常管理到宣传鼓动,号召扩大苹果栽植,走过了一段艰苦辛酸的历程,果园鼎盛时期发展到40多亩。他不但为自家致了富,也为引导灵宝人民栽植苹果树走向致富路奠定了基础,他为苹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从老一辈的回忆中搜索了他的几个生活片段,看看他生活的影子。
二三十年代,工生先生除了每天打理经营果园外,经常上会赶集。那时候他经常到西华、岳渡、南田一带去赶集,远到川口、阳店一带。到了集上,拴了马。趁唱戏还没开始,就上了戏台,给人们讲述栽植苹果的好处,说服动员大家,往往是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众神情专注,都在听这位见过世面的人,像说书一样讲故事。适逢秋冬季,他捆一捆苹果树苗带上,给大家讲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因为灵宝人过去只栽培桃李杏梨,没见过苹果树,他就对大家讲苹果的发展前途,拿着苹果的照片让大家看。那时,他就自信地给大家说:“谁栽谁富,不栽不富,早栽早富,晚栽晚富。一亩园子十亩田。”
那时候,他家的房子后面是几眼窑洞,和他来往的大多是达官贵人。如时任陕西督军刘学亚、陕州专员欧阳珍等时常拜访他,还和卫立煌、宋子文有来往。往往是大官来了,先前的小官就躲进窑洞后面,把帘子一拉,在后面等着,等官大的说完了话,官小的才出来说话。少不得用苹果招待时任官吏,也少不了走时还带点苹果。他招待远亲近邻,只是把苹果削成片,来人只能尝一片。给远方的朋友就制作能装5斤的小木箱,用旧棉套裹好了再寄走,平常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木箱。那时,要把苹果送到现在的西阎常湾车站寄走。
为使自己的果园连成一片,好耕作,好管理,就只能用好地换别人薄地,用一亩多换别人一亩。有一户人家不愿跟他换,他每天拿个小酒壶,装上二两酒,干活休息时,主动去和人家套近乎,两人对饮,硬是磨泡成功,答应换地。终于使四五十亩地连接在一块。由于家庭人口多,在果园里盖了房子,修了牲口圈,常年雇人耕作打理果园。
家庭富裕那阵,他还招戏班的来家里,邻居们也都来看戏凑热闹。他的大儿子李世同精通板胡,一些名角常来家里自娱自乐。东村的孙法治,旦角名角常来家演唱(老灵宝纪念碑曾记载此人)。那时还引进了京剧,开创了灵宝京剧的先河。70年代,他的二儿子黑子(李世坤)兴趣来时,上地下晌路上都经常哼上几句乱弹、眉户和蒲剧、京剧选段,且唱得有滋有味,字正腔圆,是他平素听戏熏陶得来的。
那年老洋人来灵宝时,大户人家都躲在焦村寨子里。老洋人攻破寨子后,到处敲诈勒索。抓住了李工生,他马上设计给老洋人做骑自行车表演。当时,他的骑车水平已很高超,就连现在的人也很难超过他。他可以趁着惯性两腿搭在车把上跑,可以倾斜重心骑车弯腰在地上拣东西,可以从自行车上迅速飞身倒着脱离,然后又快速追上骑上车子,可以人向后倒骑着车子,还可以立在自行车后坐上。他给老洋人表演骑自行车的技巧后,骑上车一溜烟就跑走了,老洋人也没去追他。他的两个儿子玩自行车也相当出名,比之工生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第一个把自行车引进灵宝的人。
工生先生最后娶的夫人是京城满族人,名叫英宝珠,是个知识分子。来到灵宝后,他们二人挽着胳膊行走,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灵宝历来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夫妻俩出门也只能是男在前女随后,或者女人骑在马上,男人在后面赶着牲口。人老几辈子也没见过挽臂而行的人,好生稀奇。好事者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工生先生对他们说,这就是恋爱。焦村人才知道恋爱这个名词。现今出行大型场合的明星导演们才有此造作,或者情侣之间秀恩爱所表现。当然这个姿势还是比较优雅高贵的,后来英宝珠还在老灵宝完小任过教。
焦村岭距离工生园子最近。上世纪三十年代工生先生栽的苹果园里,建了苗圃,育了许多树苗,焦村岭上人大多就偷偷的从工生的苗圃里挖树苗,其实工生本人想让大家栽。那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地里栽上苹果树。青香蕉特别香,至今也没有发现比青香蕉更香的苹果品种。倭巾着色红、质地白,尤其是熟了的时候放一段时间就发面,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那时,没有成功的栽培经验,都是他从外地了解和学习的。每亩只栽18棵树,树型为三叉九头中间空,树高大约五、六米左右,一个大枝相当于后来的一棵树,摘苹果要借助双腿高架梯,甚至要用竹杆前面套网斗才能把树梢的苹果摘下来。解放初期,互助组、高级社,到后来的生产队,又普遍栽植,各家各户也在自留地里栽。苹果品种也多起来,但大多数还是从工生果园里引来的。早熟的有伏青、伏祝,中熟的有红玉、东洋红,晚熟的有倭巾、青香蕉、大小冬青等品种。
焦村岭两个队有解放前栽的树收归了集体,又新栽了些,大约有六七十亩。40年代栽的苹果树,到了1958年正值盛果期,人们平常管理像抚养孩子一般精心,锄地保墒,喷药治虫,整枝修剪格外尽力。那时虫子很少,使用的农药只有从美国进口的铝制瓶子1059,国内生产的DDT(滴滴涕),喷药后也挺管事,食心虫也不多。苹果味道都很好吃,尤其是青香蕉,家里箱子里放了两个苹果,打开箱子时,满屋子都发出苹果的清香味。
1958年秋,国家电影制片厂在焦村岭拍摄《苹果丰收》电影,全村200多口人像过年过节一样,男女老少都很整洁。园貌也很整齐,满园苹果红彤彤的,翠绿的树叶油光闪亮,红果绿叶,一树树,一行行煞是喜人,格外诱人。二伯穿着白衬衣,黑裤子,新布鞋,用木轮小车推着两筐苹果,眉宇间洋溢着喜气,没想到庄稼人还能上电影,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上院老太婆憨厚朴实,导演递给她的一摞钱,说这是你家卖苹果的收入,你数一数。老太婆豁着牙,裂开嘴笑,高兴地数完就要往口袋里装,导演连忙说,还给我吧!上院老婆把钱还了回去,失望的摊了摊两下手,一脸的不自在。
近门的侄子生在二月,嫂子的奶水好,把她抚养的白白胖胖的,脸色红扑扑的,像一个红苹果。导演看中了他,给他一个大苹果让他抱着啃,惹得多少人好生羡慕,至今成为老嫂子的骄傲。唉,当年上电影的老一辈人,已不在人世。
焦村岭自然村有两个生产队,高峰时期近400口人,因为有苹果收入,被称为西塬上的好村。因为那时苹果可以出口到苏联,为队里增加不少收入。苹果园少的村队都很羡慕,队里一个劳动日分一块钱,也算是高收入了。但收入都归功于苹果带来的收获。可以说,从解放前到大集体时代,焦村村一家一户的收入到生产队集体的收入,苹果占着八成的功劳。后来1964年队里扩大苹果栽植面积,七、八年生的年轻果树被1970年的“以粮为纲”所冲击,毁掉了几十亩新栽的果园,当时挖苹果树的是现在的巴娄村人。因为自己人挖不下去,乡亲们至今提起来都剜心的疼。但工生先生所在的8队,却被保护起来,那时的公社党委书记是楚公伟。
1982年分田到户,群众经济收入大部分还是靠果园;1984年万元户的收入还是靠苹果,县长牵马的都是苹果生产专业户。到了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来灵宝发出号召后,又迎来了一个苹果生产的大跃进,全县大发展,遍地都栽苹果树,县乡都在政策上支持,原有的要保护,新栽的,调地提供方便。一时间风起云涌,从山东、山西引进了很多树苗栽植。园艺局还从日本引进了红富士枝条,供应嫁接改良树种。尹庄镇东车村曾发展了千亩红富士示范园。灵宝苹果发展到35万亩,以后再到70万亩,而今已经达到了95万多亩。很难忘1992年秦冠苹果卖到了1元左右一斤,那时候农村盖房子很简单,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农村土房变楼房。
我是伴随着苹果长大的,也是得益于苹果的收入而过上了幸福生活,也是靠苹果的收入,盖了房子,买了集资楼。从小时候到现今退休,一天也没离开过苹果。抚今追昔,看远观近,我觉得难得苹果伴随我一路走来,让我受益一生。溯源追根,这一切都是我们村的李工生先生给大家带来的。(中国金城传媒)